<
t1b9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> 第143章
    等两人下楼后,大家都坐在餐桌上等待了,苏暖看着大家都在等他们有些不好意思,顾爷爷看出苏暖的不自在,便直接开口吃饭。

    大家没在意等着苏暖两人,有说有笑的吃着早餐。

    早餐结束后,其他人照常上班的上班,上学的上学,顾爷爷带着苏暖和勤务兵一起开车出门了。

    等车子停下时,苏暖搀扶着顾爷爷下车,两人在门口哨兵处登记之后,便直接进去了。

    苏暖人生第一次进到传说中的中海,心里还是止不住的发怵,这里可是华夏的政治中心。

    沿着安街的路北,这里有堵数百米长、六米多高的红墙,在一排绿树和红灯笼的映衬下,红墙愈发显得有历史的厚重感。

    红墙外,游历至此的路人正在以之为背景留影纪念,前世的苏暖作为游客在21世纪的时候也在门口留过影,也是众多游客中的一员。

    红墙内,就是着名的中海。

    这个位于华夏首都京市中心位置的神秘处所,是最高领导的办公地点,是名副其实的华夏国政治生活的心脏。

    苏暖跟着顾爷爷从大门进入,里面的建筑风格还是保留清末时代的传统,一步一景的景观设计很符合华夏国人的审美,苏暖跟在顾老爷子旁边,不敢四处张望,两人没多久就到了中海的会议室。

    两人进去后,此时的会议室里坐满了,基本上其他相关的参会人员都到齐了。

    顾老爷子带着苏暖认识众人,大家对这个年轻的女孩子能出现在会议室里,都很是好奇,大家都是聪明人,就算顾老头提拔家里小辈,也不敢把人带到中海来,这个年轻的女孩肯定有过人之处才会在这里,所以大家对苏暖都很是友好。

    苏暖礼貌的谦虚的跟大家问好,等两人入座没多久,会议室门开了,首长进来了会议室里顿时安静起来。

    进门之后环顾了一下四周后,朝着的空位走去,其他人也都跟着坐下。

    “同志们,今天叫大家过来,有件事情跟大家研究研究,我这里有一份苏暖同志做的金融分析报告,我已经让人复印出来了,等会分给大家传阅一下,等大家看完之后,在研究”

    说完,示意自己的秘书把复印好的报告,给参会众人发下去。

    大家拿到报告后,都有些云里雾里,只能拿起报告仔细的研读起来。

    而其中有几个金融专家拿到这份专业的金融分析报告,从开始的漫不经心,到后来越来越被报告里面说的吸引,更有些人拿出纸笔,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演算起来。

    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会议室除了翻阅纸张的声音之外再无其他声音,大家拿着报告认真的看着,时不时出现有人呼吸加重的声音。

    他昨天就仔细看过好几遍报告了,对于大家的反应也没出声,自己昨天拿着报告时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而苏暖和顾老爷子则稳稳坐在座位上,等待着大家看完。

    半个小时大家都看完了,他率先问出问题。

    “大家对这份报告有何看法?”

    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率先提出问题。

    “领导,这份报告真的是苏暖小同学写的?报告里面列举的讯息和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吗?”

    “这个问题,请苏暖同志来回答”

    苏暖听到领导提到自己,便起身先给大家微鞠躬示意后,便镇定自若的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其实在做这份之前,我的团队从前几年开始就在陆陆续续的收集讯息,里面的讯息我们也是多方辩证过的,报告里提到的讯息数据绝对真实有效”

    苏暖笃定的话音刚落,会议室顿时炸开了锅,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。

    看着大家如此激动,他适时的出声控制,待大家安静下来后。

    “相信大家都看到了,如果事实真如这份报告里所说的,这里面藏着巨大的价值,但是股市的风险也很大,成功还好我们国家的经济将实现飞跃提升,失败了对于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家经济,将是致命的打击,大家对此如何看待”

    这时,一位金融专家说道。

    “领导,对于报告里面提到关于拉美国家此次遇到的金融危机预兆来看,其实深度分析后,跟报告里是一致的,只是我们没有想到去做空股市,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,这个想法简直是天才,虽然股市风险很大,但是风险大得到的利益也是巨大的,面对这么大的诱惑,很难抵抗的住啊”

    “其他人有不同的易见吗?”

    其中一个议会官员对苏暖提出了疑问。

    “苏暖同志,说实话你的这份报告确实很吸引人,正如领导所说股市的风险也是巨大的,一旦失败我国经济将倒退很多年,所以我们为此很是慎重,不知道你对于这次狙击拉美股市做空股票,你有几成把握成功,有没有详细的计划?”

    “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,这是股市炒股股民常听的一句话,我不敢百分百保证成功率是多少,据目前我们掌握的讯息来看,只要我们合理规划好资金配比,成功的机率很大,且回报的利润非常可观”

    “报告中我有提到,1980年12月a国联邦基金利率最高升至22%。拉美国家举债多为浮动利率,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攀升,借贷成本骤升,债务负担加剧。”

    “1981年,巴国的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就达7.81%,存量达2500亿美元;阿根国公共债务存量高达gdp的一半以上。”